重要提示: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,违者账号将被封禁!
查看《购买须知》>>>
首页 > 成人高考
网友您好,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:
搜题
拍照、语音搜题,请扫码下载APP
扫一扫 下载APP
题目内容 (请给出正确答案)
[单选题]

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,中华法系源远流长。下列对中华法系认识正确的有()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②儒家思想为唐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③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法④唐朝时期形成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

A.①②

B.①③

C.②④

D.③④

答案

D、③④

更多“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,中华法系源远流长。下列对中华法系认识正确的有()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②儒家思想为唐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③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…”相关的问题

第1题

阅读以下资料摘编,联系资料所涉及的“中华文明史是五千年还是一万年”这个课题的形成和初步进展,说
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趋势。 ——“中华文明五千年”这一沿用了近百年的说法,是依据司马迁《史记》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旧说推演出来的。100年前,中国的考古工作还未起步,用碳十四测定古物年代的方法尚未发明,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古史的说法尚未传人中国。当代有学者认为,这一判断形成了中华文明发源的一元论,并把我国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形成史抹掉了。 ——西方学者的看法是:20世纪初期,认为中华文明来自古巴比伦,全长四千余年。20世纪中期,依据西方学者的标准(必须同时具有系统的文字、青铜器、城市、神庙),认为中华文明全长只有3400年。20世纪晚期,西方学者面对7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,宣称这一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他们对中华古史的看法,可能还需要10年功夫,才能对所有的新发现进行有价值的综合。 ——1991年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发表谈话,认为时至今日,重建中国古史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;可把其框架概括为“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,上万年的文明启步,五千年的古国,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”。1 997年,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“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”的论点。1999年,史学家史式著文阐释,大约在一万年前,中华民族的先民逐渐转入农耕生活,开始定居,进入母系社会。一万年是文明史,是中华文明从开始到逐渐形成的历史;五千年是国家史,是从许多方国逐渐合并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历史。以前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来自印度,因为印度考古发现在7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稻谷;但是不久之前,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9000年的人工栽培稻谷。以前总认为中华文明完全产生于黄河腹地,中华民族来自黄土高坡,但是通过对7000年前河姆渡古文化遗址的发掘,了解到我们的先民已以轻舟出海,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海洋民族,现代遗传学家也通过对DNA的分析,为此提供了旁证;学术界正在重新探讨中华文明发源于东南发展于西北的说法。以前文艺界认为中国上古时代缺少神话与史诗,现在发现保存在民间,停留在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口头上的神话与史诗十分丰富。以前只知道中国古代有几项重要的发明,现在的考古发现说明,全人类200项最重要的发明创造,追本穷源,一半以上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…… (以上资料采自史式《五千年还是一万年》,见《团结报》1999年6月10日)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2题

《中华上下五千年》是一部讲艺术的书籍()
点击查看答案

第3题

《中华上下五千年》是一部讲历史的书籍()
点击查看答案

第4题

有人认为:“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,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;而今后的中华通史,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。”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()

A.太平天国运动

B.义和团运动

C.辛亥革命

D.国民大革命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5题

做人要传统,“传统”指的是做人最基本的价值观、道德观,代表着正义、勤奋、谦虚、友善、诚实、忠诚等,是中华五千年传承的道德规范,即要求每个员工要做正确的事,符合传统道德要求的事情()
点击查看答案

第6题

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共有()个民族。

A.57

B.59

C.56

D.58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7题

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,()不属于农业。

A.畜牧业

B.种植业

C.铸造业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8题

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,但是具有自己的特色。我国有不同于省、直辖市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。请分析我国的特别
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的关系。
点击查看答案

第9题

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,共有56个民族,其中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()。

A.云南

B.四川

C.广西

D.贵州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10题

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,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()

A.民族平等

B.民族团结

C.各民族共同发展

D.民族区域自治

点击查看答案
下载APP
关注公众号
TOP
重置密码
账号:
旧密码:
新密码:
确认密码:
确认修改
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《购买须知》
请选择支付方式
  • 微信支付
  • 支付宝支付
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《服务协议》《购买须知》
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
已付款,但不能查看答案,请点这里登录即可>>>
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(元)

订单号:

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

请不要关闭本页面,支付完成后请点击【支付完成】按钮
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
恭喜您,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:
重要提示: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,违者账号将被封禁。
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
怕账号密码记不住?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,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
请用微信扫码测试
优题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