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阅读王勃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川》诗,试回答:①这首诗在格调上与一般送别诗相比,有什么不同?②怎样理解“儿女共沾巾”的“儿女”?

第1题
(一)阅读李斯《谏逐客书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。
昔穆公求士,西取由余于戎,东得百里奚于宛,迎蹇叔于宋,来丕豹、公孙支于晋。此五子者,不产于秦,而穆公用之,并国二十,遂霸西戎。孝公用商鞅之法,移风易俗,民以殷盛,国以富强,百姓乐用,诸侯亲服,获楚魏之师,举地千里,至今治强。惠王用张仪之计,拔三川之地,西并巴蜀,北收上郡,南取汉中,包九夷,制鄢、郢,东据成皋之险,割膏腴之壤,遂散六国之从,使之西面事秦,功施到今。昭王得范雎,废穰侯,逐华阳,强公室,杜私门,蚕食诸侯,使秦成帝业。此四君者,皆以客之功。由此观之,客何负于秦哉!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,疏士而不用,是使国无富利之实,而秦无强大之名也。
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,并概括层次大意。
第2题
(二)阅读白居易《杜陵叟》一诗,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。
杜陵叟
伤农夫之困也
杜陵叟,杜陵居,岁种薄田一顷余。
三月无雨旱风起,麦苗不秀多黄死。
九月降霜秋早寒,禾穗未熟皆青干。
长吏明知不申破,急敛暴征求考课。
典桑卖地纳官租,明年衣食将何如!
剥我身上帛,夺我口中粟,
虐人害物即豺狼,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!
不知何人奏皇帝,帝心恻隐知人弊。
白麻纸上书德音,京畿尽放今年税。
昨日里胥方到门,手持尺牒膀乡村。
十家租税九家毕,虚受吾君蠲免恩。
从开头到“明年衣食将如何”几句,诗人是从哪两方面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的?全诗的主旨是什么?
第3题
阅读《蜀相》一诗,回答下列 27~29 小题。
第 27 题 在这首诗中,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?
第5题
阅读《蜀相》一诗,回答文后 51~53 问题。
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常使英雄泪满襟。
第 51 题 说说本诗颔联中的“自”、“空”二字的含义。
第6题
(三)阅读杜甫《蜀相》一诗,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。
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如何理解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”两句?
第7题
阅读《杜陵臾》全诗,回答文后 48~50 问题。
杜陵叟,杜陵居,岁种薄田一顷余。三月无雨旱风起,麦苗不秀多黄死。九月降霜秋早寒,禾穗未熟皆青干。长吏明知不申破,急敛暴征求考课。典桑卖地纳官租,明年衣食将何如?剥我身上帛,夺我口中粟。虐人害物即豺狼,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。不知何人奏皇帝,帝心恻隐知人弊。白麻纸上书德音,京畿尽放今年税。昨日里胥方到门,手持尺牒榜乡村。十家租税九家毕,虚受吾君蠲免恩。
第 48 题 此诗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?
第8题
阅读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的后十句,然后回答 27~29 小题:
翰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山回路转歹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第 27 题 “愁云惨淡万里凝”一句在全诗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?(4分)
第9题
(一)阅读《陈情表》中的文字,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。
臣密今年四十有四,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,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,报刘之日短也。乌鸟私情,愿乞终养。
臣之辛苦,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,皇天后土,实所共鉴。愿陛下矜愍愚诚,听臣微志。庶刘侥幸,保卒余年。臣生当陨首,死当结草。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,谨拜表以闻。
将“愿陛下矜愍愚诚,听臣微志”译成现代汉语。
第11题
(二)阅读《诗经·氓》第五、六章,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
三岁为妇,靡室劳矣。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。兄弟不知,呸其笑矣。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
及尔偕老,老使我怨。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。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
从这两章诗可看出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?